天嵌 ARM开发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5392|回复: 8

请教ARM裸机开发到LINUX设备驱动开发的转型过程。

[复制链接]
八萬 发表于 2012-5-7 11:06:5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各位好:
      本人才疏学浅,之前搞过AVR和51单片机,再后来也用过S3C2440和AT91RM9200的ARM做过裸机开发的项目,软硬件都做,原理图PCB程序啊什么的,都是不带操作系统的。
      我重新找了一份工作,是做LINUX设备驱动开发的,但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。对于工作的延续和转型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下:
      1.我需要掌握哪些需要预备储存的知识,LINUX架构和内核?
      2.我手头有一块TQ2440的开发板,以前学裸机开发的时候用的。
      3.如何搭建LINUX设备驱动开发的平台。我之前都是用ADS1.2和H-JTAG进行裸机开发的,进入新单位后我看大家都是用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,安装的Ubuntu。这个我完全不懂,我在家练习的话也需要装一个么?如果我用TQ2440学习,是用RedHat呢还是用别的?
      4.开发过程能不能请高人指点一下,如何进行整个流程,需要安装什么,编译什么,怎么烧录,还是用H-JTAG么?虚拟机编译出来的东西怎么烧到开发板里去?按照我个人的理解,把LINUX内核用ADS1.2编译然后烧进开发板不就行了么,干嘛要用虚拟机呢?
      5.谢谢大家的指教,一头雾水,刚入行几天,却是比较急,小弟跪谢了!!!!!
TQ_guoxixiao 发表于 2012-5-7 14:22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建议学习我们关盘的内容:Linux编译视频教程,TQ2440开发板使用手册,天嵌科技出品-Linux移植之Step By Step,天嵌科技出品--Qt程序开发完全手册之24小时超级版本
视频里面搭建的liux环境用的是fedora,既然你们公司用的是ubuntu,建议你也装ubuntu,和视频装fedora步骤差不多。
上面列出的应该看的东西,按顺序跟着做一遍,可选择性的部分不做。然后你再有什么不理解的,放在论坛里。
kevinwei 发表于 2012-5-7 16:38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是的,你这种情况建议跟着tq的教程学习。相关手册,文档之类的。。
 楼主| 八萬 发表于 2012-5-7 17:24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TQ_guoxixiao 发表于 2012-5-7 14:22
建议学习我们关盘的内容:Linux编译视频教程,TQ2440开发板使用手册,天嵌科技出品-Linux移植之Step By Ste ...

您好!
     请问Linux的驱动可以在ADS下编译吗?能不能用H-Jtag进行烧写?为什么一定要用虚拟机的LINUX编译呢?编译出来的目标程序是什么,不是.bin文件?用什么工具、电脑和板子之间用什么连接方式进行烧写呢?
wuweidong 发表于 2012-5-7 18:07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TQ_guoxixiao 发表于 2012-5-7 18:20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八萬 发表于 2012-5-7 17:24
您好!
     请问Linux的驱动可以在ADS下编译吗?能不能用H-Jtag进行烧写?为什么一定要用虚拟机的LINUX ...

1、不能在ads编译,因为linux环境下的库文件,ads不具备。
2、h-tag可以烧写。
3、可以不用虚拟机,直接物理安装到电脑上。但一定要在linux下编译,因为是在linux系统上运行的。
4、编译出来的是二进制文件。
5、烧写可以用ftp、usb烧写。
翔鹰科技 发表于 2012-5-8 09:19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翔鹰科技 于 2012-5-8 09:23 编辑

这朋友想速成,如果跑系统了,那要学的东西多了去,配置啊裁剪啊驱动代码编写啊,很多接口函数都得知道,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
龙客 发表于 2012-5-9 11:35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建议直接问公司的呀
~悟`~念~ 发表于 2012-5-10 12:57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建议先熟悉linux系统的使用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i.MX8系列ARM cortex A53 M4 工控板上一条 /1 下一条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天嵌 嵌入式开发社区 ( 粤ICP备11094220号-2 )

GMT+8, 2024-6-25 14:23 , Processed in 1.06250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